谈球吧体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主要方式。高职院校应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致力于培养更多具备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构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环节。习总强调:“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为此,高职院校须着眼于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响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优化培养目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明确办学定位,优化专业结构设置,确保教育、科技与人才三者的有效衔接与融合发展。培育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优化教学课程,构建“创新创业基础课-创新创业专业特色课-跨专业辅修课-创新创业选修课-创新创业实践课”叠加的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思政教育、专业协同创新建设内容,推进专创、思创深度融合。完善培养方法,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以赛促学,推动建立“学育训赛创”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近日,《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印发,《意见》提出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将创业创新教育业绩列入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岗位聘用和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推动教师把行业前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整合校政、校企、校社、校友等多方面资源,打造由专业教师、企业导师、优秀校友等组成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推行“一课多师”教学模式,针对不同教学模块,由专任教师牵头,专业教师、校内外专家协同参与,组成“1+1+N”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到行业企业顶岗实践锻炼的激励机制,实施创新创业校外导师专项人才计划,探索实施企业家驻校制度,吸引更多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导师,形成技术变革、产业发展与教学改革同频共振的良性运行机制。

  搭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习总强调,要“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高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引入更多创新资源和实践机会的重要途径。高校应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优势,联合有关行业企业建设融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服务链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基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借企业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搭建教育与产业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创新动力。充分发挥校内大学生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专业实训中心等实践平台作用,形成“项目培育-实践调研-竞赛提升-创新创业”的孵化体系,开展专业化孵化服务,拓宽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学生社团的作用,通过开展创新设计大赛、“创业大集”等各类创新实践活动,有的放矢地引导各类科技创新要素汇入人才成长全过程,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为“麦田守望”湖南省高校辅导员综合发展工作室建设阶段性成果)